如何测量蓄电池的内阻

(1)密度法

密度法主要通过测量一电电池电解液的密度来估算蓄电池的内阻,常用于开口式铅酸电池的内阻测量,不适合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内阻测量。该方法的适用范围窄。

(2)开路电压法

开路电压法是通过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来估计蓄电池内阻,很差,甚至得出错误结论。因为即使一个容量已经变得很小的蓄电池,再浮充状态下其端电压

仍可能表现得很正常。

(3)直流放电法

直流放电法就是通过对蓄电池进行瞬间大电流放电,测量电池上的瞬间电压降,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池内阻。虽然这种方法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用该方法对电池内阻进行检测必须是在静态或是脱机状态下进行,无法实现在线测量。而且大电流放电会对电池造成较大的损害,从而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及寿命。

影响因素

1.蓄电池的内阻由欧姆极化(导体电阻)和电化学极化及浓差极化电阻三个部份组成。在充放电过程中电阻是变化的,充电过程内阻由大变小,反之内阻增加。

2.温度对蓄电池内阻也颇有影响,低温状态如0℃以下,温度每下降10℃,内阻约增大15%,其中因硫酸溶液粘度变大,而增加了比电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较高温度时,如10℃以上,硫酸离子的扩散速率提高了浓度极化作用将明显减小,极化电阻下降,但导体电阻却随温度增加而上升,不过上升的速率较小。

3.蓄电池的内阻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瞬间的大电流放电,由于极板空隙内的硫酸溶液迅速稀释,而极板孔外90%以上溶液中硫酸分子来不及扩散到极板空隙中去。这样,极板孔中溶液比电阻增加,端电压明显下降。但停止放电后,随着浓度高的硫酸分子向极板空隙中扩散,极板孔中溶液比电阻下降,端电压回升。 [2] 

另外,薄极板的电池,其内阻明显小于厚极板,因为同容量电池的极板数量,薄的要多于厚极板电池的极板数量,因此相同电流放电时,薄极板电池的电流密度小,其各极极化也要小得多。

  由此可见,蓄电池内阻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动态电阻。我们研究蓄电池的内阻是为了了解与蓄电池直接连接的母线及馈线出口短路时,蓄电池将提供多大短路电流,并依此来选择母线及其它设备,并根据短路电流来确定保护电器的级差配合。显然,同容量的蓄电池短路电流越大(即内阻越小)对设备和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性也越大。 [2]